English

再就业工程与流动人口的关系

1999-02-26 来源:光明日报 武勤英 我有话说

都市流动人口的存在是顺应城市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发大量的职工下岗。在中国科学院和歌德学院北京分院联合举办的中德城市规划和生存环境研讨会上,很多专家学者都对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隐性失业显性化是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首都师范大学李雅儒认为: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率上升,不过是隐性失业转化为显性失业的结果。实践证明,这种表现形式的改变,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却是积极的:一是隐性失业显性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劳动者珍惜工作岗位,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有效时间在法定时间中所占的比重;二是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减少冗员,可以减少工资成本,用于技术改造;三是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可以促进一、二产业的富余人员向三产转移,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大家在讨论中还强调了再就业工程也应遵循市场规律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张落成,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刘燕鹏认为:现在中国城镇失业人口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国有企业分流出来的“下岗职工”,另一部分则是新生的社会劳动力。目前政府的态度更侧重解决好“下岗职工”问题,这种思路是对的。因为下岗职工往往人到中年,他们的失业直接动摇了家庭的社会经济基础。但是,再就业工程也应遵循市场规律,特别是政府的经济行为不能过分强加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无锡市和湖州市计委的同志认为:国有企业的产品、资产已进入市场,劳动力同样要通过市场来配置,不仅困难企业,而且好企业也有减人增效的问题,目前不少地方强行分流和安置企业富余职工和失业人员到效益较好的企业,加重了企业负担,使再就业形成恶性循环。今后,我国宜选择“节省资本、多用劳动”的工业化技术路线,有选择地发展资本密集、资源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

应鼓励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与会者认为,城乡劳动力的合理交流是减轻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往城镇方向流动,另一方面城镇的资金、技术和较高素质的人员则流往农村,通过优势互补型交流方式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陆杰华、王广州认为,城市流动就业者的存在对城市再就业工程将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因为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城市下岗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流动人口不仅是生产者,同样也是消费者,他们对交通、食品、房屋、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消费需求,最终会增加北京城市人口的就业容量。目前我国大都市人口中普遍存在着就业观念的贵族化倾向,不愿从事经济报酬低的工作,而流动人口就业人数的增加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人的择业思想,促使他们正确地选择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而且,流动人口就业本身可以为城市再就业工程吸收更多的物资资本,流动者在得到自己的收入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种资本的有效叠加,同样为北京的再就业工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支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